当清晨急急地去开机器,以继续扮演“地球的保护神”去拯救地球时,机器却没有反映(昨晚还正常呀!); 当下载到主板的最新BIOS,急急的升级,以便体验由此而带来的新功能时,却“幸运”地遇上的停电,于是乎!机器黑着脸,任你拆来拆去,始终不发一言。这时,我们可能头一个念头就是:BIOS被破坏了。 怎么办,当然是修复呀!可是虽然自己有BIOS备份文件,但是却不支持BOOT BLOCK,因此无法用此方法恢复;而且又找不到相应的主板来进行热插,甚至无法找到编程器;此时此景可能我们都遇到过吧? 对此,虽然可以用编程器重新恢复BIOS,但可能费时费力,而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。其实,我们如开始即制作一片永久性BIOS备份,届时,将损坏的BIOS芯片拆下,将备份芯片插上,继续完成我们的工作,而损坏的芯片以后再找时间恢复。或开始即将永久性BIOS芯片插到主板上,那主板还怕“CIH”吗? 那么,怎样制作永久性BIOS备份呢?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BIOS吧。 BIOS(Basic Input / Output System)——基本输入输出系统,通常是固化在只读存储器(ROM)中,所以又称为ROM-BIOS。它直接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设备级、硬件级的控制,是连接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枢纽。ROM-BIOS是计算机系统中用来提供最低级、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。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,出现了各种各样新技术,许多技术的软件部分是借助于BIOS来管理实现的。如PnP技术(Plug
and Play—即插即用技术),就是在BIOS中加上PnP模块实现的。又如热插拔技术,也是由系统BIOS将热插拔信息传送给BIOS中的配置管理程序,并由该程序进行重新配置(如:中断、DMA通道等分配)。 目前BIOS可以大致分为:AWARD和AMI两种,但这两种BIOS只是格式上的不同,其功能和原理基础相同,而且全为二进制代码。因此BIOS其实只是一段程序,而取决于其是否能被破坏,主板取决于BIOS程序的载体,那就是BIOS芯片。因此制作永久性BIOS备份,其实就是将BIOS文件写入到一片不能被破坏的BIOS芯片中。
对于BIOS芯片,按封装形式可分为:DIP和PLCC两种。按其类型可为:EPROM、EEPROM和FLASH ROM三种。EPROM--分为两种芯片,一种为只读存储器,此类芯片只能写入一次,一旦写入即无法再次刷写;另一种为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,从外观上可以看见,在芯片的中央有一个透明的小窗口,紫外线光即是通过这个小窗口将芯片上保存的信息擦除掉的,因为在日光和荧光中都含有紫外线,因此,我们通常用一块不透明的标签将已保存了信息的EPROM芯片的紫外线窗口封住。当然,写入EPROM芯片时,我们首先必须先用紫外线擦除器将EPROM中的信息清除掉,使它变为空的芯片后才能进行写操作,应该说明的是这里“空芯片”的“空”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“空白”,而是此时芯片内部变为全“1”信息,因此,芯片的写入原理实际上是将指定位置上的“1”改为“0”。到这里,有的朋友一定想问:既然日光和荧光均含有紫外线,为什么我们不让EPROM芯片在这些光线下暴露一段时间来擦除呢?要知道,完全擦除一块EPROM中的内容,在日光下至少要一周,在室内荧光下至少要三年了!而且随着芯片容量的增大,时间也得相应拉长。
EEPROM是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。在平常情况下, FLASH ROM--闪速存储器,其读写速度更快,更可靠,而且可以用单电压进行读写和编程,为便携式设备的在线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也因此广泛应用在计算机主板上。
通过以上的BIOS芯片介绍,我们已经明白了,用EEPRO和FLASH ROM制作永久性BIOS载体并不合适,因为其可以被简单方便的刷写;而EPROM我们可以利用其特性,来制作我们的永久性BIOS载体。由于EPROM分为两种型号,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EPROM芯片,如你想一次写入,以后不再升级,那可以用一片只读型EPROM;如即要做永久性备份,还要以后随BIOS升级而不断更新,那就选用一片电擦除可编程EPROM(带窗口的那种)。至此,我们的BIOS再也不怕被破坏了。
可能有网友问,我可是正宗的“DIY”,我可要
4月26日又快到了,赶快做一片永久性BIOS备份吧,这样4月26日那天我们也不用再“恐慌”中度过一天了。 因为制作此备份,其EPROM需要专用的编程器才可以刷写,为方便广大网友,BIOS维修网站现提供EPROM芯片和其备份芯片的制作业务。详情请浏览。 电话/传真:0535-5482905 13665451255
|